社交恐惧是恐惧症的一种亚型,恐惧症原称恐怖性神经症,是神经症的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患者明知这种恐惧反应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恐惧病发时常常伴有较好的焦虑和自主神经表现,患者极力回避导致恐惧的客观事物或情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因而影响其正常活动。常见的恐惧症亚型包括广场恐惧、社交恐惧和特殊恐惧症三种 。Magee等报告,在美国三种恐惧症亚型的终生患病率为:广场恐惧为6.7%,社交恐惧为13.3%,特殊恐惧症为11.3%。三种恐惧症起病年龄的中值分别为29岁、16岁和15岁,女性多于男性。在25~44岁年龄段人群中患病率较高。多数恐惧症患者病程迁延,有慢性化趋势,病程越长预后越差。儿童期起病、单一恐惧者预后较好,恐惧对象广泛的恐惧症预后较差。
社交恐惧的确切病根和发病机制尚未很大程度上明了,与其它恐惧症类似,目前认为社交恐惧与以下要素有关:
遗传要素恐惧症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尤其影响到女性亲属。双生子研究结果同样提示广场恐惧可能与遗传有关,且与惊恐障碍存在一定联系。某些特定的恐惧症具有较好的遗传倾向,如血液和注射恐惧,先证者中约2/3的生物源亲属患有相同疾病,这类患者对恐怖撩拨所产生的反应也与一般的恐惧症患者不同,他们表现心动过缓而不是心动过速,易发生晕厥。
神经生化研究有研究发现社交恐惧患者出现恐惧表现时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甲状腺素释放jisu升压试验阳性,可乐定激发实验引起的生长jisu反应迟钝。
心理社会要素19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用条件反射理论来解释恐惧症的发生机制,认为恐惧表现的扩展和持续是由于表现的反复出现使焦虑Anxiety情绪条件化,而回避行为则阻碍了条件化的消退。
1.正常人的恐惧 正常人对社交活动场合也会有一定的焦虑、焦虑心理,关键看这种恐惧的合理性、发生的频率、恐惧的程度、是否伴有自主神经表现、是否较好影响社会功能,是否有回避行为等来综合考
下一篇:没有了